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olde_things. Show all posts

老屋欣力 old house

週末假期回嘉南走走,相當感謝高中恩師及國中同學的招待,帶我去了不少私房景點,心有戚戚焉的談話真暢快!
跟高中老師對於資訊科技對話中,聊出了個相當有商機的學術研究題目,可進一步深入實作。
而國中同學帶我走了不少有意思的老地方,親眼見識台南在老屋欣力推動下的種種改變。

his-20120330-0200

恰巧新聞議題正為「文林苑」一案大肆討論著,都更話題被迫提上檯面。 漂浪。島嶼 這篇《都市更新不是財富更新,都市更新不是歷史更新》說中了個人對都更的看法:「謀求原居民的生活改善,維護原區域的歷史脈絡」,而非放任財團貪婪,政府作倀的都更。

所居住的林口地區,新建案林立,晚上開燈戶數卻不到三成。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區域架著圍籬動工中。真有那麼多人口嗎?
走在台北街頭,許多老舊房子空著無人問津,而新建案還不斷以更高容積率準備進駐,不也諷刺?

台南的都市價值有限,即使屋齡老屋況破,但都更魔爪就是不屑一顧,和萬華一般。
而在年輕人口逐漸北移情況下,放之空棄的老屋愈來愈多,影響市容外也成治安死角。

「老屋欣力」為台南的老屋找到了很好的出口。

每一件老東西在時間的淘洗下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明滅閃爍著悠長生命所充盈的靈光。因為惜情與念舊。

很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多接觸老東西,因為有很多人不喜歡老東西,因為覺得那是別人用過的,覺得那不流行,但是其實就是因為這樣老東西才有他的故事性及價值。

一面斑駁的牆、一道落漆的門、一扇有鏽痕的鐵花窗…每一個角落組合起來就是一幢有許多故事的老房子。看這些隱身在台南巷弄的老屋主人如何善用自己的妙點子,賦予老房子新的生命力度,卻又同時醞釀著歲月在其中留下來的醍醐味。

老情歌、老相好、老朋友、老酒,老東西由歲月堆積的故事,卻容易在過快的腳步中錯過。
老屋欣力的推動,告訴我們房子除了拆掉改建新大樓外,有其他不同的面象可以呈現。

一個有故事、有味道的空間,不是打掉後可以重建出來的!

好好對待這曾是先人生存的空間,重新思考生活的方式。

his-20120331-0215

「玩老房子,要很有本。」同學語重心長的說了這句話。
想起之前曾看上的老公寓,三十多年的建築,三四兩樓要一起賣再連著五樓的頂加,令我相當心動的格局。
然進一步詢問時卻止步了,開價還合理,但這三十多年的老屋貸款成數相當低。

在銀行眼中,這樣的房子不值錢!這是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

台南在老屋欣力的推動下,雖讓許多老房子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價值,而一產生價值就會讓商人眼光一亮。
於是不少近期的「產品」慢慢失去前期的味道:
有的,在小小空間內拼了命地塞老傢俱;
有的,僅留下老屋的外殼,內裝全大肆改造;
有些,暴力地把不搭嘎的商展佈置放入老屋內。

也有不少文創小店進駐老屋。這些小店往往還把空間發揮的不錯,但卻常見徑自賣著跟這環境毫無呼應的商品。
「可惜了!如果文創商品可以跟歷史、文化、環境有所對話,商品的意義更具。
現實面來看,對旅人而言這樣的商品也更紀念性,我會更想買。」我說。

發展過程中雖有所缺憾,老屋欣力是個相當好的出發,也喚醒了不少人重新重視身邊這些有魅力的所在。

期待下一步帶來的影響是,普羅大眾回頭檢視自己所生活的空間,花點心思去改善它,讓它成為跟那些營業店家一般可愛的空間。


BTW, 嘉義有不少有味道的老房子!!!!

好丘 good cho's

redirect to http://kywk.github.io/lohas/taipei_good-chos.html
---
出發前日,林約了羅與葉在好丘吃飯,詢問旅遊平安險和意外險等訊息。
這趟旅程至少兩個月,林僅安排了頭三週的行程,其餘在旅途中依情況調整規劃。

好丘 good cho's

「如果有豔遇,那我就不回台灣了;」林笑著說。
「或是掛在 K2 上,那我也回不了台灣了。」林笑得更開心了。

林和羅、葉曾在某個偷閒的平常日在好丘用餐;
那次林一早在 101 洽公,會談提早結束,
想起羅與葉公司也在不遠處,臨時約了來個早午餐約會。

好丘 good cho's

時近秋初,部分夏季餐點供應結束;部分餐點也限假日供應。
即使菜單上仍玲瓏滿目不知從何點起,三人仍覺得可惜,懊惱沒先做功課。

那次的餐點令三人印象深刻,好丘招牌貝果真名不虛傳,
餡料搭配得宜、口味豐富,尤其嚼勁十足卻不過硬,嘴中越是咀嚼越是香甜。

好丘 good cho's

三人惡作劇的同時傳相片給苦苦上班中的幾個好友,
「你們很過分!」「賤!」………
好吃的餐點與朋友的回應讓三人更加開心,
相約找個假日來此,享用假日限定的餐點。

好丘 good cho's好丘 good cho's

一年多前的事情了………
三人邊用餐,邊聊上次在此的情景,那時說好要來朵貽的餐點也換了。

林打開平板,熟練地點擊地圖、相片、網站,同兩人說著這次旅行。

好丘 good cho's

好丘 good cho's

「主要第一站是印度,在新加坡轉機,利用轉機空檔在新加坡停留兩天走走,
「新加坡我找沙發客,那兩晚的沙發主是個辣妹喔!!!
「接著和朋友會合去印度,印度行程都朋友規劃,以中印大壺節為主,
「再一起前往尼泊爾加德滿都,朋友玩完加德滿都後就回台灣。
「我會停留尼泊爾,去走走 ABC 或 EBC……」

「這樣的行程規劃,好像不適合一般旅平險吧?
「我想把重點放在國外醫療和意外的部份…………」
三人先轉回正題,針對林的需求討論著保險內容。

好丘 good cho's

「怎麼會想去尼泊爾、緬甸?」

「日本、歐洲等地很美,十年後再去,一樣美,跟現在不會有太多改變。
「這些地方也許髒亂、落後,但十年後絕對會是不同風貌,
「每天都在改變的地方,能早點去就早點去吧。

「你不覺得好丘擺的書、環境,就令人想去流浪嗎?」
轉身,林指著角落的書籍,同羅、葉說著~

好丘 good cho's

好丘 good cho's

三人又聊了好一會,這兒的環境、餐點,讓一間不小的空間總塞滿人。
眷村、老房子能如此重生再利用,實是好事。
建設,不該總架構在破壞之上!

離開前,三人相約等林回國後,再來這聚聚。
「該不會,又是一年後吧?!」羅笑著問
「當然要一年後,我要多流浪一點時間!」林笑著答。

好丘 good cho's

好丘 good cho's

「她最近如何?」趁葉前去廁所時,林向羅詢問著
「你這次出國沒和她見面?」
「嗯,只在網路上互相留言,都沒約。」
她是羅的好姐妹,林心動的對象………

林沒說出的心事是
希望往後的旅途,有她相伴
屬於一個人的冒險,這次體驗後暫告段落吧。

好丘 good cho's

好丘 good cho's

登機前,林寄了張明信片

"Every body has his word to say LOVE.
"Someone stay with you, someone take you away to see the world.
"Yes, I know I am second one."

"Every body has his way to response to LOVE.
"Someone wait for you, someone go with you.

"Just waitiing for me this time. I'll take you away all my life.
"If you say Yes!"

衛屋茶室 / 衛屋 Sputnik-Lab

Redirect to http://kywk.github.io/lohas/tainan_sputnik-lab.html
---
「哇~~~」看著介紹,勇輕聲但驚訝地讚嘆「台灣竟然有這樣個地方~~~」

走出繁忙車站,經過川流的馬路,雖覺得這兒人們很熱情,但公務差旅的沈重仍逼得勇難以喘息。
費勁跟上友人的腳步,轉彎,一個莫不起眼的地方,勇雙眼亮了起來。

推開沉黑大門、脫鞋、踏上玄關、推開房門…
友人小聲的和店家打招呼後,回頭帶著勇入坐…

衛屋茶室 / 黑白色調構成的日式木造房舍 少許佈置亦是全然日本風

「這樣的房子,就連日本都少見了」
勇駕輕就熟的跪坐在榻榻米上,還無時四處張望

差旅任務總算告一段落,前兩週在客戶熱情帶領下,品嚐了不少道地美食
然公務的壓力卻讓勇始終提不起勁,台灣人的親切招呼,反讓勇覺得困擾

工作結束後,撥了電話給曾在日本工作結識的台灣友人
然只想好好在飯店休息的勇,對友人邀約卻是連聲拒絕

衛屋茶室 / 宇治玄米茶 清淡茶香 回韻留甘

衛屋茶室 / 季節和果子

「麻煩給我宇治玄米茶跟季節和果子」
拗不過友人的邀請,勇答應一起喝杯午茶敘舊,卻對衛屋大感訝異

不大的空間裡,店家還保留了前後庭、玄關等空間
毫無隔間,五六張矮桌擺在榻榻米上,僅能容納十來個客人吧

衛屋茶室 / 庭園

黑框木、白牆壁,老舊矮櫃擺了些插花,一幅日本掛廉點綴整體彩度
客人不多、店內寧靜,簡單的日式庭院造景更讓人放鬆

「看看你,坐沒多久就心浮氣躁」
勇的煩躁逐漸消散,心情也沉穩下來
對著不習慣跪坐的友人,輕聲笑語著

衛屋茶室

就這般,一坐、一聊,就是一個下午
店長看這對客人有趣,邀請他們到一旁皮革工作室參觀

我們都喜歡京都 不能常去
就自己造一個
於是衛屋茶事就這樣出現了
木造房子好好的都一直在這裡
找了很多構件適合它的原來的模樣
木門木窗和漆器 還有塌塌米
我們在這裡喝京都的日本茶 吃和果子的時候
看看襯著黑瓦白牆的枯山水
沒有特別的目的
只是為了找一個地方過安靜的時光
特地保留了十席給你
在漸漸接近秋日的八月底 尋著木造黑牆走進衛屋茶事。

9月整修好了,也開始開放了,先找了一個白天過來,從門口進去後,再從右邊門後,拉開木門進去,進去後是個玄關,在這裡脫鞋後,登上階梯,再拉開一道木門,裡面就是茶事了。

「明天,再帶我去吃吃道地台南美食吧!」
再衛屋門口穿鞋時,勇主動對友人說!

萬富商號 wonderful, but not good enought

Redirect to http://localhost:4000/lohas/taitung_wonderful.html
---
台東誠品的進駐後,帶動周圍店家走向兀自的經營風格。加上鐵花村持續推廣的藝文活動,使得鐵花路、博愛路、新生路區域,舊台東車站、舊鐵道周圍成了在市區享受慢活的好去處。

尤其適合午後、黃昏時分,太陽西落、海風吹來、暑氣漸消,或在舊鐵道散步,或在鐵花村欣賞藝文展演,或找間咖啡廳窩著。

萬富商號位於誠品對面,是承租台鐵舊宿舍,重新打造的空間,屬我喜歡的《老屋欣力》的一類。

木地板訴說了這空間曾經的歲月
老屋在現代風格飾品點綴下更顯風華

萬富的空間運用很獨特吸精。
刻意保留(重製?)的老舊木地板訴說了這空間曾經的歲月;台式古厝常見的窗框、鐵窗架起的吧台,呼應著這老空間的氣息。而牆上四處可見鹿頭的裝飾,據店員說是老闆個人喜好;牆邊角落、桌上的飾品,設計感強烈、無統一調性,皆各自為政。整體空間卻不顯突兀,老屋在這樣現代風格飾品點綴下更顯風華。

牆上四處可見的鹿頭,讓我一度以為是牛

高挑的空間、開放的廚房、中島式吧台,讓不大的店內空間看起來較寬敞。
論空間,萬富是個會令我想在一點到四點豔陽時分,窩著悠懶的地方。

高挑的空間、開放的廚房、中島式吧台,讓不大的店內空間看起來較寬敞。

然,當天萬富的餐點和服務,是令人失望的。

坐下不久後就呈上菜單,點餐後不久也送上水杯、餐具,服務令人滿意。
然後便是無止盡的漫長等待,早午餐該是個容易準備的餐點,卻等候了相當久的時間。

草編餐墊、水壺、板凳,窗邊的這座位很悠閒

假日限定的大小早午餐,120的價差,菜色僅多了少許的幾塊義式烤肉。小早午餐不錯,大早午餐就顯得不值得了。向服務人員詢問得到的回應:「麵包上也有所不同,大早午餐的麵包比較好。」但回頭和朋友檢視相片時發覺兩份餐點的麵包是相同的,不知是否為服務人員的疏忽。

麵包和黃瓜很棒,但整體餐點特色仍嫌不足

我樂意給讚美,但也從不吝於批評、點出問題,尤其是對於一個我喜歡的人、事、物。

也許假日客人過多,備餐不及、服務有疏失,套句朋友的話:「相同價格,在台北很容易找到更好的店家。」
以台北觀點來看,可改進的小地方不少;但這樣的不完美,也許更適合台東吧。
「藝術就是要不完美」

Our 老房子咖啡屋

Redirect to kywk.github.io/lohas/hualien_our.html
---
跟著家銘繞著社區打掃了一圈,在市場吃了碗玉里麵,回到咖啡屋裡窩著看書;
平常日下午店內沒有客人,王靜靜地享受一個人的空間。

這是王在 Our 老房子打工換宿的第七天,這些天讓王深深體驗了不同的生活。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

王是個韌體工程師,碩士畢業時搶到了相當頂尖公司的研發替代役名額;
在公司待了三年後,研發替代役畢業當天,王拎起背包,騎上車就往花東跑。

每天加班、趕進度、會議報告等壓力下,這三年間王的週末幾乎都貢獻給床鋪;
總以為週末徹底睡了兩天,星期一上班時卻是更加勞累。
主管開了不錯的條件要王留下,王沒馬上接受,「我想先休息一陣子。」主管似乎也很能理解。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第一天在花蓮教師會館落腳,相較台北,花蓮落後得多,然充斥觀光客的市區仍煩雜;
第二天一早前去太魯閣走走,新城吃碗麵、買了罐檸檬汁後,繼續南行。
七星潭、鯉魚潭、光復糖廠、馬太安溼地、鳳林菸房……王在台九線沿路景點停靠逗留;
近黃昏時來到玉里,吃了碗玉里麵,拿起手機尋找玉里住宿的地點。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Our 老房子?」王一臉疑惑來到老房子前,不相信這地方提供住宿,「請問……」……

「不然,你就住一陣子,打工換宿好了。」聊完,主人家銘得知王這趟旅程的緣由,建議著。
打工換宿?新奇的字眼在王腦中打轉。「不然,我先住一天看看好了……」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Our 老屋子咖啡屋,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日式木構房。電影「盛夏光年」裡張孝全的家在此取景拍攝。
主人未做大幅度整修,僅略作整理清潔與補強,並在角落擺放些個性或古意的家飾、小物,
全棟建築彷彿停在日本時代,在這純樸的玉里小鎮上,更讓人有舊時光的感覺。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王躺在通舖上,一把電扇、一條睡袋、一片蚊香,王睡得沉穩;
沒有恆溫冷氣、沒有柔軟彈簧床、沒有蓬鬆枕頭,簡單的環境,一晚好眠。

隔天近午,家銘來到咖啡屋。「今天沒什麼事情,我們四處走走好了。」
打工換宿竟然是陪主人四處玩?兩人穿過玉長隧道,在長濱海邊閒晃。
又往安通溫泉跑,那有個公用的露天泡腳池,水質還乾淨,偶爾也有當地居民直接在裡面泡。
跑了一天,王問了家銘關於 Our 的事情。
「這鄉下地方也沒什麼花費,週末的營業收入勉強可維生。住宿不是經營重點,交交朋友為主。」
「另外就是協助推廣公平交易咖啡以及當地茶葉,若能打出點名聲,也算幫助到辛苦的茶農。」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星期五早上,一箱舊運動鞋送到,王跟著家銘整理、清潔與分發。
小朋友收到運動鞋那興奮雀躍的表情洋溢臉上,王也跟著開心了起來。
有不少運動鞋狀況都還很好,也許過流行了被主人淘汰吧,而在此地卻被視為寶貝般珍惜。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下午過後陸續有散客前來 Our 老房子,緊接週末兩天生意都不錯。
小小一間店,沒有固定座位,三五成群前來的朋友喜歡坐在和室內,散客則多拉了椅子在庭院自行找位置就坐。
一兩杯飲品,坐上好一段悠悠時光。

Our 有咖啡、茶、比利時啤酒、簡單調酒…等飲品選擇。
王拿了本書在庭院裡看著,當客人離去時幫忙整理環境。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週五、六兩天有個背包客入住,晚上打烊後王和這位陳姓室友聊天著。
「怎麼會知道這地方?」王很好奇,陳似乎對這裡好熟識的感覺。
「過年環島時曾經路過,那時錯過沒有來這住宿,只在這喝了啤酒、看了電影。
很喜歡這裡的環境,特地安排這週末前來休息。」

兩人同行,話題不斷,一直聊到深夜兩點多才就寢。
星期天隔天一早,陳約去晨跑。「不了,你去吧!」
…………

Our 老房子咖啡廳

這些天對王是相當新奇的體驗,打工換宿並不盡然都在做些民宿或店內的工作,社區服務的事也做了不少。
想想也該繼續上路了,過去不曾接觸過背包客棧的王,上網查了台東的背包客棧。

夜裡,王輾轉難眠。明天即將前往下一站,滿是不捨,短短七天的體驗,王卻覺得這兒就是自個家。

Our 老房子咖啡屋,一個以舊時代生活方式存在的小屋。
原來,生活不只有一種方式!

玉里 Our 老房子咖啡屋

宮原眼科 Miyahara

Redirect to http://kywk.github.io/lohas/taichung_miyahara.html
---
區了區手指,李發覺十指不夠數數;超過十年了吧,大學畢業後,就從未踏上台中火車站。

舊市區在求學時代就沒落了,商圈漸西移後交通樞紐也跟著轉移。
偶爾往來台中亦多在東海、逢甲等商圈逗留,回味求學時期點滴。
鮮少進到市區,更遑論火車站周圍。

昔日同窗好友婚宴,餐廳位於後站附近,考慮打算小酌兩杯,李刻意搭了火車前來。

宮原眼科的佈置華麗而陳舊

雖訝異站前廣場可真是截然不同,然對面的台中客運、右手邊的國光客運、右前方的統聯客運,則和印象中景致一樣。
學生時總沿著中山路往電子街竄,買遊戲、升級電腦、看產品發表秀…回憶湧起。

一陣雜亂聲打亂了李的思愁,尋著聲源望向柳川、中山路口轉角,一棟盞新建築豎立眼前,宮原眼科。
「這兒,以前是個鐵皮圍牆包起來的廢墟……」李看著平板電腦上找到的資料,邊打量著這棟似曾相識的建築。

宮原眼科 1927

建造於一九二七年的宮原眼科,曾是日治時台中規模最大的眼科診所,日本戰敗,眼科變成台中衛生院,位於台中市雙十路的「台中市長公館」,原是日籍醫師宮原武熊所興建的別墅住宅,在其3樓可遠眺水源地公園及台中一中校園,是當時台中市區相當著名的豪宅。在戰後,雖然包括林獻堂在內的台中仕紳曾向國民政府陳情,但宮原武熊還是遭到遣返日本的命運,而其住宅及醫院則視為「日產」而遭到沒收,成為台中市政府的財產。

宮原醫師為留德眼科博士,曾任公立醫院的院長職務,在1926年辭官之後即自行開業,並在1930年在台中市創辦「宮原醫院」,主要以眼科為主,而其醫院位於目前台中火車站前的綠川一帶,擁有30張病床,是當年台中市私立醫院中最具規模者。
台中歷史建築-宮原眼科-賦予古蹟營運新風貌 - 本心堂~以人為本 從心出發
裝潢復古 佈置氣派 服務櫃檯像是中藥舖店的藥材櫃

大量中國風元素 而陳舊的木塊擺在櫃子上,真像老舊書櫃

落沒廢棄已久的昔日眼科診所、台中衛生局,現變成了鳳梨酥展售店,熱門的觀光地點。

隨著人潮進入店內,無處不讓李訝異。

已是危樓的歷史建築,不刻意原貌翻修,而運用大量現代建材與之結合,部分保留、部分融合、部分新構。

內裝大氣華麗,似在述說曾經的光榮歷史;
大量中國風元素妝點下,讓人意外,原來中國風是可以如此時尚;
視覺主體的巨大書櫃上擺的不是書籍,而是裝修期間不得不拆下的老舊建木,腐蝕斑剝的木頭,是城市發展見證。

宮原眼科保留了不少原架構體 另新架構支撐建築 部分保留、部分融合、部分新構

想起曾參觀過的許多整修後古蹟,像是依原貌建的仿古新建築。
眼前這日出新打造的展售中心,嶄新結構下還保留了原建築元件,歷史建築在商人手下活化利用,重新述說另一段故事。

是否該完整重現歷史建築的樣貌?或保衛其精神後另覓出路?李沒有答案。
然眼前這建築新增結構,似是在保護陳危歷史建構,必要之惡。

宮原眼科整體裝潢、擺設、制服調性皆強調大氣、復古

李努力回憶求學時期這兒樣貌,波波人潮湧入,四處攝影留戀、試吃產品、提了幾盒伴手禮離去。

這兒不只賣日出鳳梨酥及沿生產品,一旁還賣珍奶、冰淇淋,遊客喧嘩不斷打斷李的思緒。

為顧及店內服務品質,現今宮原眼科已禁止攝影

起司蛋糕的試吃展示櫃

宮原珍奶

頗受好評的宮原眼科冰淇淋

「可惜了這般硬體設計,若軟體服務、遊客控管能跟上水準,是個值得再訪的點。」
李輕輕按摩太陽穴,走出喧鬧的店門,轉身朝後站走去~

---
  • 1920年代末興建,1930年作為宮原醫院。後曾為台灣日報營業處。
  • 1945年以日產沒入政府資產,改為台中市政府民政科衛生股(隔年改為台中市衛生院,即今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 1956年,台中市政府為建新衛生大樓,與張姓商人做為交換,以此建物做為抵償工資。
  • 1959年衛生院遷至新大樓,此建物轉讓於張姓商人。
  • 1999年9月21日,921大地震建物受創。
  • 2008年卡玫基颱風引發台中大雨釀災,建物大廳傾毀。
  • 2010年台中日出鳳梨酥業者購入此建築,內部全面改建,保留部分外觀以及騎樓。

台中認同網 - 宮原眼科
台中市中區再發展研究及推廣中心: 宮原眼科改造的建築
台中2B月台: 再訪宮原眼科:復舊或顛覆?

十三咖啡 難找但值得一找的三合院咖啡

Redirect to http://kywk.github.io/lohas/taichung_13cafe-a-sanhoyuan-cafe.html
---

If you are looking for the love of your life, stop; they will be waitting for you when you start doing things you love.
對於日前看到的這話,戚戚焉。
大雅麥香路跑賽前一天到中部走走,該是無目標的漫遊,卻在出發前一天看到十三咖啡的介紹,整個對味!

13cafe

最近愛上有味道的空間,老屋重新整理或特色商店的佈置,主人有心的空間就會散發出味道。
市區不乏有著典雅、設計、懷舊佈置的咖啡廳,但常不經意透露著商業氣息。

或許是過去從未注意,也可能物以類聚,這般的空間一一跳了出來,開始點綴生活。

13cafe

傳統的三合院,隨意擺了些桌椅。天氣寒冷,院子裡起了盆火取暖。
很原始的方式,卻能最直接帶給人溫暖!

13cafe

老闆先給了一杯肯亞AA
「聞起來有淡淡的碳焙味,喝下去會有可可味」

「旁邊正起了一大盆火,怎麼聞得出碳焙味?」心中如此OS著
細聞,還真有不同於火盆的碳燒味湧現。然入喉後的可可味倒是沒那麼明顯。

想起一句對話
「嚐嚐這酒,能喝出巧克力味來」
「那幹嘛不直接喝巧克力呢?」

咖啡、紅酒、威士忌,都有各自奧妙的地方
深入鑽研也好,像我這樣廣泛淺嚐似乎也沒啥不好

稍稍放冷後再喝,味道變得清新,連不太喝黑咖啡的老姐都忍不住多喝了兩口。


13cafe

十三號咖啡只要想喝好咖啡就到13號.咖啡主人堅持直火手焙 一次只焙1KG堅持做到最好呈現最真實的原味給愛好咖啡.音樂.油畫.陶藝的朋友感受文藝氣息深厚的13號
跟老闆聊天著,老闆說一直以來都從事咖啡業,越是深入,越愛上單品咖啡的奧妙。
覺得好咖啡該像好酒一樣細細品嚐,不該是拿來提神、解膩或是午茶配點心的飲品。

因此老闆堅持僅提供單品咖啡,不提供義式咖啡,也不販賣點心;
來這,就好好品味咖啡,或是好好享受這悠閒的空間。

13cafe

大哥!

13cafe

大哥,好久不見!

待在這的一點時間,不少熟客跟老闆問候聲大哥好,就各自做事去了。
有待在屋裡玩吉他的,也有拿本書一旁靜靜閱讀的。



話題聊到,拿起筆電放了哥本哈根車站的樂團快閃族影片,老闆也很有興致一起觀看

13cafe

這邊不少老音樂,也不少樂器,應該有不少喜愛音樂的同好常聚在此吧
畢竟,這是個懂得生活的人,會愛上的地方

十三咖啡,難找但絕對值得一找的咖啡